2016年12月10日 星期六

參加國際老年精神醫學會亞洲會議心得

        今天是第二天參加2016 International Psychogeriatric Association Asian Regional Meeting(國際老年精神醫學會亞洲會議,為期三天),今天報告的時候有幸剛好是以前台北榮總的老師黃正平主任主持,報告的題目是「預測精神科老年長照男性病人的自然死亡」(註一)。
        這個分析的資料來源來自之前跟榮總玉里分院鄭淦元主任合作的研究,該研究發現精神科老年長照男性病人的自然死亡率比一般老年人口高1.35倍,因此如何減少這個巨大的落差是很重要的。由於之前我們曾用類神經網路(註二)clozapine (可致律)的藥效,這次我們也嘗試用病人死亡前一年的資料以類神經網路來進行學習,並檢驗其預測一年後死亡的能力,結果我們發現最佳的類神經網路模型可達到84.4%的準確度,而影響最大的預測因子依序為:腦血管疾病、臥床或坐輪椅、同時罹患慢性身體疾病的數目、BMI(身體質量指數,註三)過低。因此在照顧這些病人時可以著重於這些因素來做預防或積極治療。
        昨天蔡總統跟衛福部林部長都有來與會。他們都強調台灣是全世界人口老化最快的國家, 2018年將進入高齡國家(老年人口>14%),2025年將進入超高齡國家(老年人口>20%)!表示政府也重視這個巨大衝擊的來臨。這裡舉出幾個國內外學者專家於會中提出的重點給大家參考,特別是如何成功地老化:
1.      運動很重要!可增大腦中的海馬迴並增進記憶力
2.      保持開放的態度,日本有這樣個性的人瑞比較容易成為百年人瑞
3.      保持正向的態度,並避免憂鬱,葡萄牙的百年人瑞通常對自我及生活採取正向的態度
4.      維持精神健康有頼於健康的身體及心理狀態、良好的人際關係、及社會與環境的健康,澳洲的Brodaty教授特別強調最後一項,包括休閒、有意義的生活及活動、友善的老人環境、健康照護的可近性、工作機會、居住、交通及心靈層面等。

註一:自然死亡相對於意外死亡

註二:類神經網路是人工智慧的一種,可以用來學習及預測,常用於自動駕駛、人臉或語音辨識、股票自動交易及垃圾電子郵件的過濾等

註三:身體質量指數 = 體重 / 身高的平方
 

2016年11月7日 星期一

對社交焦慮症之精神健康素養


今年的亞洲精神醫學會(Pacific Rim College of Psychiatrists 2016 Congress)在高雄展覽館舉行,筆者很榮幸能在會中發表「運用社交焦慮症虛擬病人進行衛教之效果及滿意度」之報告。

社交焦慮症病人很少尋求幫助,也沒有研究調查虛擬病人是否可以增進社交焦慮症病人的精神健康素養(mental health literacy)。因此,儘管社交焦慮症是第三或第四常見的精神疾病,社會大眾仍然缺乏機會來認識社交焦慮症。

所謂精神健康素養是指對精神疾病的知識與信念,其有助於精神疾病之認知、處理及預防(Jorm 2000)。澳洲針對年輕人的研究發現很少人能正確標示出社交焦慮症的案例,半數以上的人認為他們只不過是比較「軟弱」而已,他們應該「立刻振作起來恢復原狀」(Reavley 2011) ,這表示一般民眾對於社交焦慮症的認識不足;另外,亞洲或華人社會常認為害羞內向的小孩代表聽話乖巧的特質,這更容易忽略了社交焦慮症的可能性。

所幸隨著科技的進步,網路已可以幫助我們用「虛擬病人」來幫助學習、認識精神疾病。所謂虛擬病人是指運用資訊科技模擬出的可以互動的精神疾病患者。因為是電腦程式做出的虛擬病人,因此不管醫學生或一般民眾都可以隨時上線學習,且可以反覆學習。

我們這個研究建立了一個社交焦慮症虛擬病人,讓民眾學習社交焦慮症之症狀、診斷及治療,總共有四百多位民眾完成學習和成效及滿意度評估。結果顯示有72%的參與者可以正確辨識社交焦慮症,精神健康素養及正確辨識社交焦慮症的能力在虛擬學習之後都顯著進歩,有社交焦慮症的個案比沒有社交焦慮症的個案顯著地進歩更多,整體滿意度上多數參與者認為虛擬病人學習系統是一個有意義的學習。

虛擬病人的民眾教育和醫學生教育一樣對增進社交焦慮症的認識是有幫助的,此創新的研究成果激勵我們繼續透過各種方式來增進民眾的精神健康素養;不管是社交焦慮症、憂鬱症或其它的精神疾病,國外的研究多顯示可以增進患者的求助行為。除了虛擬病人之外,有些個案前來求診時拿著筆者的著作「宅男宅女症候群:與社交焦慮症共處」說,他/她看完書本後覺得這本書簡直就是在描述自己嘛,因此才勇敢地踏入診間,尋求解決困擾多年的問題。

因此,筆者有空的時候還是會繼續在網誌上寫些文章,讓大家能對精神健康有更多的認識!

PS. 感謝心靈園地及台大精神科圑隊的協力合作得以完成此研究!

2016年9月14日 星期三

社交焦慮症與精神健康資訊學

    地表最強颱風莫蘭蒂橫掃國境之南,今天很多家庭的中秋節恐怕泡湯了,台北幸運的沒有太大的風雨,趁著這個空閒寫點網誌,期待受到莫蘭蒂橫掃的地區跟家庭能儘快復原。


     
        這週一受邀回台大醫院演講,回到工作八年的地方彷彿回到家裡一樣的熟悉,跟大家分享的題目是「社交焦慮症與精神健康資訊學」。

        我們之前在心靈園地平台設計虛擬社交焦慮症病人讓民眾上網學習,分析資料發現,民眾的精神健康素養在虛擬病人學習之後顯著進歩,有社交焦慮症的個案比沒有社交焦慮症的個案顯著地進歩更多,判斷社交焦慮症的能力顯著增加,自我及他人標籤化程度皆顯著降低。社交焦慮症的人在這些方面的進歩多比一般人來地好,這表示社交焦慮個案的學習能力是不錯的,而會將社交焦慮症案例歸因為精神疾病的人比較有意願尋找專業人員評估。

        美國精神醫學會在新版(第五版)的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中把「社交畏懼」的診斷正名為「社交焦慮症」,原因之一就是這個名稱讓民眾更清楚知道社交焦慮症是一個疾病,需要而且可以治療,所以讓更多的民眾知道、認識這個常見的精神疾病是很重要的。

        臨床上,常看到病人來看診時滿腹委屈,因為被家人認為是不上進、懶惰、逃避的人很多,其實不只是社交焦慮症,像憂鬱症的個案有時也會遇到這種情形,因而被上司或家人誤解。對精神疾病了解的人比較能同理他們遭遇的困難,然而一般大眾就很難體會為什麼到餐廳吃個飯就緊張成那樣。

        打個比方,糖尿病的人吃顆糖果血糖會升高而不舒服,大部份的人都能理解這種情形;對社交焦慮症的人而言,其他人 - 特別是不熟悉的人,就相當於糖果,所以他們遇到不熟悉的人焦慮就升高(相當於糖尿病的血糖升高)。經過30幾年的醫學研究,不管是美國的精神醫學,或是以歐洲為主的國際疾病分類,都很明確地把社交焦慮症視為精神疾病,而且是第三或第四大的精神疾病。

       臨床經驗上,社交焦慮症的人其實大部份都蠻清楚自己需要幫忙,只是要去看醫生對他們而言就像血糖會飆高一樣可怕,所以蠻需要家人或熟悉的朋友相陪與鼓勵,如果您的家人或親友看起來好像宅男宅女,對於出門見人感到非常焦慮,那麼,您也可以充實一下這方面的知識來幫助他們一下,幫助親友們能夠走出家門,見到陽光。
 

2016年9月4日 星期日

烘焙醫生


經過學科考試及緊張刺激的術科考試,二週前考上了烘焙技術士丙級證照!有的朋友因此稱呼我為「烘焙醫生」,聽到這個稱謂覺得很有趣,雖然醫師跟烘焙師都一樣穿著白雪雪的制服,但不知道這個稱謂是指找出烘焙問題並設法處理的醫生(像精神科醫生是找出精神上的問題並設法處理改善的醫生),還是喜愛烘焙的醫生,我想朋友應該是指後者吧!

有的朋友問我為何要去考一張烘焙證照,要準備開麵包店了嗎?事實上,我還沒那個本事,也沒有時間在看診之餘還能去開麵包店,會想要去考證照主要是愛做麵包,想學一下台式麵包怎麼做,同時也證明自己的技術符合國家標準(會不會太愛考試了?)。

至於為什麼愛做麵包呢?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吧。

第一,做麵包對我而言是一種運動兼放鬆治療,我曾寫一篇文章「手做麵包放鬆法」描述做麵包時的心境與放鬆效果;也寫了一篇「因禍得福做烘焙」,簡述精障者在辛苦的復健過程中,最大的娛樂是揉麵團、做烘焙,可以減輕症狀及免除壓力。對我而這,它蠻療愈的。

第二,自己做麵包,吃得更安心。外面賣的東西包括麵包,令人不敢安心食用,學過做麵包後更清楚業界用的材料是什麼,自然更不會任意購買外面賣的麵包(如果業界看到這篇文章請不要生氣,我知道你們是有苦衷的),自己做麵包當然清楚所有的材料,要吃到自已肚子裡面的東西自然不會添加防腐劑、反式脂肪、澎鬆劑、或改良劑、或其它人工添加物,而且可以自行控制材料的品質及糖、油的用量(這是現代人最怕的東西,不是嗎?)。

第三,做麵包可以增進人際關係。親友聽到自己會做麵包,通常嘴巴會張地跟蘋菒一樣大,因為大家都吃過麵包,就有很多話題可聊,也可以順便送個麵包請對方吃;而且心有餘力,還可聯誼,教教大人小孩動手做麵包或餅乾,既可增進感情,又可吃到自已動手做的產品,會蠻有成就感的。

個人對做出健康的麵包有興趣,也許可以試看看能否做出對身心健康有幫助的麵包,這應該是一件有趣也很有意義的事。我們精神醫學界的蘇冠賓醫師(現任中國醫藥大學神經及認知科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對營養與精神疾病的關係研究了許久,他利用天然營養物質omega-3 脂肪酸,找到治療憂鬱症有效且安全的新療法,成為世界上利用相關療法在孕婦憂鬱症治療上的先驅。此外,他也研究魚油對心血管疾病、神經疾病、肝病合併憂鬱症及兒童過動症之治療,並探索脂肪酸對病因學之重要性。除了蘇醫師之外,國外也有很多的研究在探討魚油對認知、發炎反應、牙週病及癌症等疾病或問題的改善效果。

除了魚油外,也有不少天然食材對身心健康有幫助,看來在耐心做麵包的時候,還得動動腦了。

後記:

其實要說我愛做麵包真正的源頭是跟紐西蘭結的緣。我在紐西蘭期間,於好山好水好朋友的環境下,冒出了「何不來做看看麵包?」的念頭,那邊家家都有好大的烤箱,這是每個家庭的基本配備,如果不充份運用,不就太可惜了!那邊的三五好友,個個都是廚房高手,不做出一點像樣的柬西帶去potluck怎麼可以呢?就是在這樣的淵源下,逐漸變成了好山好水好烘焙了!

感謝紐西蘭,感謝紐西蘭的好友們,感謝台灣麵包班的江維芳老師跟同學們。

2016年8月9日 星期二

心理及口腔健康司演講e-Mental Health心得分享


昨天很榮幸受邀到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演講e-Mental Health,諶立中司長過去長期參與心靈園地,很重視這個領域,因此即使經費有限,也想做些東西,這個精神很值得肯定。

演講中,我介紹了世界幾個主要國家的e-Mental Health發展狀況,這些國家之所以發展地好,多因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再加上健康保險的給付,因此才能研發出新的線上Mental Health服務,便捷、便民、又省錢。舉最近脫歐的英國來看,我們在這方面恐怕落後了他們15年。 

但是,台灣要發展e-Mental Health會受到諸多法律的限制,沒有法源基礎下,恐怕很少人會投注大量心血或資金去做,另外,e-Mental Health需建構在e-Health之下,也就是需要衛生福利部層級投入去做e-Healthe-Mental Health才可能發展地好,這又需要行政院的支持,甚至跨部會的合作才可行。

期待號稱資訊王國的台灣,不只有台積電能做出好的晶圓,也能夠發展出e-Healthe-Mental Health的軟實力。

2016年6月24日 星期五

華航空服員罷工落幕


昨天早上在網誌上剛寫完華航空服員罷工的新聞及評論:「呼籲華航早點面對難題,好好溝通,找出雙方可以接受的方案;必要時也希望政府能協助勞資雙方達成協議,讓這些員工早點回家休息,民眾可以正常搭飛機;也期待立法委員們能檢視目前的法案是否對勞工有足夠的保障,這樣才能達到勞、資、消費者三贏,而勞工也能保持身心健康繼續為公司效勞,並避免罹患過勞症候群與 憂鬱症。」

昨天在新政府勞動部長郭芳煜主持、華航新任董事長何煖軒、及華航工會理事長趙剛等人開會協商後,在晚上達成協議,讓空服員罷工事件在短時間內落幕,昨天早上所期待的結果幾乎都實現了,很替勞、資、消費者三方高興,也該給政府、工會及華航掌聲鼓勵。

希望未來華航能傾聽勞工的聲音、照顧好員工,而員工也能好好站在工作崗位上提供最好的服務,以回饋公司善意的回應。剩下一項還沒完成的,就是請立法委員們能檢視目前的法案是否對勞工有足夠的保障,對於立法不足之處能儘快完成立法或修法,也讓國內企業知道要善待員工,以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或產品;特別是台灣的醫護人員深受健保及醫院剝削、病人濫告、及暴力攻擊等問題所困擾,醫療工作環境之惡劣,比起華航員工,只有過之而無不及,但卻無「法」組工會保障工作權益,政府也長期不願處理這個燙手山芋,動輒訴諸缺乏醫德或懲罰「不安份」的醫生或醫院,造成醫護人員變成長期最受壓抑的專業族群,希望民眾能了解這個情況,支持醫護人員跟政府及醫院爭取合理的勞動權利,才能建立建全而病人、醫護人員、及政府三贏的醫療制度。
 

2016年6月23日 星期四

華航空服:台灣須告別長工時時代

 
今天一早醒來,看到這則新聞,於心有戚戚焉,因為最近幾週,我一直在寫過勞症狀群與憂鬱症的文章,深知過勞對於勞工朋友們身心健康的影響甚大。

小小的員工敢跟大企業主抗爭,通常是累積了很久而無法解決的怨氣,才會引起那麼多員工的共鳴;雖然企業有其經營上的難處,但若企業的員工內心已對企業主不滿,很難想像他們如何能持續提供良好的服務。

因此呼籲華航早點面對難題,好好溝通,找出雙方可以接受的方案;必要時也希望政府能協助勞資雙方達成協議,讓這些員工早點回家休息,民眾可以正常搭飛機;也期待立法委員們能檢視目前的法案是否對勞工有足夠的保障,這樣才能達到勞、資、消費者三贏,而勞工也能保持身心健康繼續為公司效勞,並避免罹患過勞症候群與憂鬱症。
 

2016年6月19日 星期日

過勞症候群與憂鬱症(5)


在緃貫性的研究上,過勞症候群與憂鬱症彼此可以成為因果關係,雙向性循環的因果關係可存在於過勞症候群與憂鬱症之間。但由於過勞現象成為單一疾病的研究證據仍然不足,而且過勞症候群的診斷標準也沒有共識,另一方面憂鬱症是異質性的(例如有抑鬱型憂鬱症、非典型憂鬱症等),因此過勞現象有待未來進行進一歩的系統性臨床觀察研究。
 
依照目前的定義,若懷疑有過勞症候群時,首先需判斷是否有憂鬱症,如果有憂鬱症,則必須治療憂鬱症。若尚未達憂鬱症的標準,可以考慮以下的處理方式
(7)
 
1. 
靜觀療法:可增加身體及情緒上的自我察覺,可使用哈達瑜伽的技術等。


2.  諮商:學習壓力管理和因應的方法,可用圑體諮商來討論及進一歩了解過勞症候群。

3.  保護因子最大化:保護因子包括獲得工作及家庭的支持、有心靈導師、全國性專業組織的會員、將個人及工作生活分開、冥想、運動和嗜好、限制飲酒、維持緊密的家庭關係,擁有愈多的保護因子,愈能免於過勞症候群。
 

上述方法除了個人可以自我練習之外,如果機構能提供員工關服務的話,可以減少機構內過勞症候群的機率,長期而言,也可以增加員工的健康與生產力。
 

預防重於治療,要預防過勞症候群可注意以下事項:

1.工作上:最近工作量增加、常要加班、常要遨夜工作、假日也在工作、跟工作夥伴的關係變差、工作表現不好或容易被責罵、很少可以睡好覺。

2.生活上:抽煙酗酒數月、最近一年每天喝很多杯咖啡、三餐不定時且常吃高脂食物、常晚上十點後或半夜才回家、最近幾乎沒有運動、自認健康良好且數年不曾看醫生。

3.生理上:受慢性病(如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之苦、常感覺疲倦想睡、最近體重快速增加或減少、有時頭痛或胸痛地厲害、容易健忘、自覺或別人說自己看起來變老了。
 

如果有許多上述的情形出現的話,就要特別注意是否開始有過勞的現象了,最好及早尋找醫生諮詢協助。


參考資料:
(7) Daniels AH. et al. J Am Acad Orthop Surg 2016;24:213-219
(8)
Bianchi R. et al.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36(2015) 28-41.

(全文完)

2016年6月10日 星期五

過勞症候群與憂鬱症(4)



最近難得有連續四天的端午節連假,許多人紛紛趕回家與家人圑聚,一起吃肉粽,一起欣賞划龍舟,甚至有人親自去划龍舟,在忙碌於工作半年之後,能夠有一段空檔從事一些與平常工作不一樣的活動,是有益身心健康且可預防過勞症候群的發生的。然而我們走到街上去看,竟然大多數的店仍然是開著,台灣人真的是勤於工作!我想不少人是基於經濟壓力,也有人可能「習於工作」,不知到停下來後該做些什麼,這些人需要小心成為過勞症狀群的高危險群。

雖然許多的研究顯示過勞症候群與憂鬱症有正相關,但使用因素分析的研究多數顯示過勞症候群與憂鬱症是不同的柬西,但這些研究通常有些侷限,第一,這些研究多數著重在量表中症狀出現時間長短的不同以及項目結構上的差異,而較少著重在過勞症候群與憂鬱症內容上的差異;第二,國際疾病分類標準第十版(ICD-10)中的神經衰弱症(neurastheniaF48.0,置於其它精神官能症之下),有時候已經被用來當作過勞症候群的評估診斷準則,神經衰弱症是十九世纪被提出來的名詞,在國際疾病分類標準第十版中已經跟憂鬱症作區隔,所以如果過勞症候群的定義等於神經衰弱症的話,其實已經沒有必要去區別過勞症候群與憂鬱症了,但這樣子過勞症候群就等於仿造一個半世紀前的概念了。

在身體上和生物學上的角度來看,過勞症候群與憂鬱症都被報導跟冠狀動脈心臟病及糖尿病有關,但過勞症候群可單獨跟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及糖化血紅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一種血漿葡萄糖的標記)及微炎症(microinflammation)有關,而憂鬱症可單獨跟高敏感度C-反應蛋白(hs-CRP)及纖維蛋白原(fibrinogen)有關。過勞症候群跟低皮質醇症(hypocortisolism)有關,雖然憂鬱症跟高皮質醇症(hypercortisolism)有關,但抑鬱型(melancholic subtype)憂鬱症卻跟低皮質醇症有關,而且最近研究顯示(6),若壓力呈現慢性化,高皮質醇症出現一段時間後可變為低皮質醇症,因此這個主題是值得進一歩的研究。

接下來,我們將為這篇文章做一個總結。

參考資料:
(6) Fries, E., Hesse, J., Hellhammer, J., & Hellhammer, D.H. (2005). A new view on hypocortisolism. Psychoneuroendocrinology, 30(10), 1010–1016.
  
上一節:過勞症候群與憂鬱症 (3)
下一節:過勞症候群與憂鬱症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