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日 星期三

Mental Health 2.0 (精神健康2.0)

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 林朝誠




在2007年的精神醫學通訊中[1],筆者曾經提到日劇「一公升的眼淚」,劇中15歲的池內亞也患了不治之症,她媽媽為了避免影響到亞也的正常生活,不願告訴她實情,然而亞也自己愉愉跑到實驗室用同事電腦上網,最後查出自己可能得了脊髓小腦變性症,那時候的網際網路,我們可以稱為Web 1.0。



自從2005年O'Reilly定義Web 2.0之後,Web 2.0成為網際網路發展的主流,目前醫學界也已經有人提出「Medicine 2.0」或「Health 2.0」的建議,雖然精神醫學屬於醫學的一環,然而精神醫學在醫學上屬於比較特殊的一個分支,因此筆者提出「Mental Health 2.0」的初步定義,供有興趣一起推動或參與的相關心理衛生工作人員及網友作參考。

「Mental Health 2.0」的定義:精神科醫師、護理師、心理師、社工師、職能治療師、及一般民眾等參與精神健康照護或促進的相關人員,運用特定的網際網路工具(如blogs, Podcasts, tagging, search, wikis等),秉持資源開放、使用者創造內容、及充份運用網際網路的力量等原則,以達成個人化的健康照護、共同合作分享、及促進精神健康教育的目的。

也許有人會問:「為何不叫做Psychiatry 2.0呢?」
既然Web 2.0強調互動,而且使用者也可以創造內容,使用者也可以不是病人,這個情況下,命名為Psychiatry 2.0因為讓人感覺太專業而會失去原有開放、互動、共享的精神,Mental Health 2.0較強調健康促進,因而讓一般大眾有參與的機會,更符合Web 2.0原有的精神。

那Mental Health 2.0跟我們以前定義的精神健康資訊學(Mental Health Informatics,或可以稱為Mental Health 1.0) [1]有何不同呢?
Mental Health 1.0雖然也包括資訊交換,但比較沒有強調與使用者互動及合作,比較沒有強調個人化及Web 2.0資訊工具的使用。

那Mental Health 2.0是否就代表完美的網際網路了呢?
當然不是,既然強調開放,目前看不到這條路的盡頭在那裡,還有很多問題需要不斷的解決,譬如:互動的資訊可能不正確、資訊缺乏隱私、及誰具有資訊擁有權等。

目前台灣的精神健康網站那些是Mental Health 2.0呢?
筆者還沒有去做調查,而心靈園地[3]雖然具有Mental Health 2.0的精神,但資訊工具的使用上還沒正式使用Mental Health 2.0的工具,目前台大跟榮總在進行的社交焦慮症研究就是透過心靈園地的平台在進行,網友可以透過線上互動的檢測來銜接到與專業人員的互動,我們也開放讓各專業人員參與,如果您或您的機構設有網站的話,歡迎將以下連結放到您的網站上:「免費社交焦慮症及憂鬱症線上檢測」。另外,我們也希望能夠搜集台灣符合或部份符合Mental Health 2.0的網站,歡迎將您或您的機構的網址email給筆者。

僅管Mental Health 2.0目前還存在一些問題有待克服,然而民眾透過網路來尋求資訊或互動的需求仍然會持續增加,資訊的問題未來也可能會解決,或者,幾年後,新的Mental Health 3.0即將到來…

[1] 林朝誠. 精神健康資訊學的實務與研究: 精神醫學通訊2007, 26卷2期, 47-49頁
[2] O'Reilly, T. What is Web 2.0. Design patterns and business models. O’Reilly Media. 2005. website http://www.oreillynet.com/pub/a/oreilly/tim/news/2005/09/30/what-is-web-20.html

(轉載自精神醫學通訊2009, 28卷1期: 2-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